垃圾分類產業鏈概況
作為全國率先開展垃圾分類管理的城市,上海目前主要推崇“點-站-場”模式,同時結合兩網融合,即小區分類、中轉站收集、分揀中心分選收集再生資源、末端處置的模式。與過去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體系相比,變化主要有:
變化一:增加了前端督導的環節
可回收垃圾是由分散到集中的管理制度上的變化,居民的有害垃圾產生量相對較少,因此在源頭上垃圾充分分類后,對于整個環節產生影響最大的是濕垃圾的轉運和處理,一方面體現在垃圾車的需求的增量,另一方面則是需要新增濕垃圾處理設施。
變化二:干濕垃圾從源頭開始分離,并建立獨立的濕垃圾轉運、處理環節
全國推廣垃圾分類,并建立與之匹配的收集和轉運體系,長期來看會促進廚余垃圾處理的需求的極大的釋放。根據數據,每人每天產生的廚余垃圾約為0.3-0.5kg,數倍于餐廚垃圾(每人每天產生量約為0.1kg),預測實行垃圾分類后,上海每天產生的濕垃圾量(廚余垃圾)將超過8000噸,以此類推到全國,僅46個重點城市每天的廚余垃圾清運量就達到13萬噸,廚余垃圾的處置能力缺口大,預計投資規模將超650億元。
變化三:可回收垃圾趨向于集中管理
餐廚垃圾主要來自于小餐館、大酒店、學校機關食堂等規模餐飲單位,違規收集、運輸和處置的現象一直比較突出,大量的餐廚垃圾仍然通過各種渠道最終流入無資質的處置企業。而正規的餐廚垃圾處置企業則由于產能利用率低,處置費和副產品(毛油等)銷售收入不達預期,部分項目長期維持在低盈利水平。因此回收和轉運渠道的建立和管理,是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發展最重要的支撐條件。
變化四:有害垃圾的單獨收集和處置。
我國的餐廚垃圾處理行業正在經歷從分散到集中,從非正規到正規的過程,早在2010年,在“地溝油”、“垃圾豬”等事件背景下,國家發改委、財政部、住建部環保部、農業部聯合啟動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,并于2011-2015年先后公布了5批共100個試點城市,根據“十二五”和“十三五”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,餐廚垃圾專項工程投資估算分別為109和183.5億。目前大約有一半的試點城市通過驗收(51個),11個城市被撤銷試點,并有鄭州、昆明、寧波和湘潭等四個城市主動申請撤銷試點城市。
垃圾分類行業處理路線
餐廚垃圾處理:厭氧消化是主流工藝
餐廚垃圾的特點包括有機物含量高,含水率高,易腐爛變質,易發酵、發臭,主要是采用厭氧消化、好氧堆肥和飼料化工藝等生物法進行處理。其中厭氧消化工藝能最大化回收油脂,無害化程度高,并能夠充分地對餐廚垃圾中的有機物進行資源化回收和利用,已經有超過70%的餐廚垃圾處理項目使用這條技術路線,是現階段的主流工藝路線。
餐廚垃圾處理主要三種技術路線對比
廚余垃圾處理的補貼規模可控,未來看垃圾收費
2019年6月,《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(修訂草案)》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,提出了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。現階段,廚余垃圾的處理項目的盈利還是依賴于政府補貼。預計46個試點城市的廚余垃圾處理每年的補貼額約為170億元,凈增加補貼額為130億元,補貼規模整體可控,若垃圾收費制度能順利推行,則有利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。
人口規模前十的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廚余垃圾處理補貼測算
辦公地址: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江漢北路南國中心供銷大廈T2棟29樓
ICP備案/許可證編號:鄂ICP備17012945號 聯系電話:027-85866036 企業郵箱: